艾叶的功效与作用_艾叶的食用方法和禁忌

2020-08-24 10:43:10 食物 4年前 (2020-08-24) 980次浏览

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散寒止痛,温经止血。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,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、腹痛、崩漏有明显疗效,是一种妇科良药,本文还提供了艾叶的食用方法和禁忌。

艾叶的功效与作用_艾叶的食用方法和禁忌

艾叶的功效与作用

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包括:

中药功效

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,逐寒湿、温经、止血、安胎等作用。现代实验研究证明,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;平喘、止咳及祛痰作用;止血及抗凝血作用;镇静及抗过敏作用;护肝利胆作用等。艾草可作「艾叶茶」、「艾叶汤」、「艾叶粥」等食谱,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。

抗菌、抗病毒、平喘、镇咳、祛痰、抗过敏、止血和抗凝血、增强免疫功能

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,还含有鞣质、黄酮、醇、多糖、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。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、抗病毒、平喘、镇咳、祛痰、抗过敏、止血和抗凝血、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。

功效主治

用于虚寒出血,尤宜于崩漏。本品能温经止血暖宫。常配阿胶、地黄等同用,如胶艾汤;若配入大队凉血止血药中。也可用于血热出血,如四生丸,是防其寒凉太过而留瘀,且可加强止血之效。

用于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宫冷不孕、胎漏下血、胎动不安等。本品能温经散寒,调经止痛,又能止血安胎。治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宫冷不孕等,常配香附、当归、肉桂等,如艾附暖宫丸;治胎漏下血,胎动不安、常配川断、桑寄生等同用。

近年以本品治寒性咳喘,有止咳、祛痰、平喘之功;制成注射液,行痔核粘膜层注射治内痔,有一定疗效。

此外,本品煎汤外洗又可治湿疹瘙痒。

现代药理学作用

本品主要含挥发油。其中有桉油素,萜品烯醇-4,β-石竹烯等。艾叶油吸入有与异丙肾上腺素相近的平喘作用,且有明显的镇咳及祛痰作用;艾叶油有抗过敏作用;煎剂对家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;水浸剂及煎剂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,烟熏剂则抗菌作用较明显。

艾叶的食用方法

艾叶的食用方法包括:

艾叶煲鸡蛋

艾叶12克,鸡蛋2只,用陶器文火同煮,待鸡蛋熟后去壳再煮。此膳主治习惯性流产。有流产史的孕妇在孕后第一个月可每日1次,连服5日;第二个月每十日服1次;第三个月每半个月服1次;第四个月及其以后每月服1次,至妊娠足月。已证明此方疗效确实。此方亦可治疗妇女白带。

艾姜汤

干艾叶120克(炒焦存性),白姜30克(炮),共研细末,醋煮面糊为丸,如绿豆大,每次30丸,温米汤送服。此方主治湿冷下痢脓血,腹痛等。

其它食用方法

艾叶配阿胶:艾叶辛温,能温经止血,暖宫助孕;阿胶甘品,能滋阴、补血、止血。两药配伍,相互为用,止血、安胎作用增强,适用于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过多,崩漏,胎漏。

艾叶配香附:艾叶功能温暖下焦而散寒止痛;香附长于硫肝解郁而调经止痛。两药配伍,可增强温经、行气止痛之功,适用于下焦虚寒气滞所导致的月经不调,痛经,或少腹冷痛,宫冷不孕,胎动不安等。

艾叶配苍术:艾叶能温经散寒;苍术能燥湿健脾。两药配伍,温经除湿之力增,适用于寒湿下注所导致的带下清稀,淋漓不止者。

艾叶使用方法

艾叶可以外用也可以内用也可以外敷。

沐浴

从传统中医角度讲艾叶具有祛风、祛湿、散寒,夏天用艾叶洗澡能祛风、散寒、祛湿,对于皮肤的痤疮、痱子、皮炎、瘙痒的症状都有缓解作用。

食用

在我国的南方有一道菜叫“艾叶红糖鸡蛋”,先把艾叶煮成浓汤后放入红糖,把鸡蛋清洗干净,带壳放入锅中;开锅三分钟后关火,焖五分钟;然后再将表面的蛋壳敲碎,浸泡五小时左右,让有效物质渗透到鸡蛋里面。口感滑嫩,还有艾叶的芳香味,再一个就是鸡蛋的营养价值也便于人体吸收。

药用

夏天由于现代冷汽、冰淇淋的出现,在夏天我们受到寒冷的伤害也可能很大,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艾叶来把寒湿去掉。胃肠有寒湿感染了,导致食欲不振、有呕吐感、肚子胀、腹泻等可以用艾叶来缓解。

艾叶的副作用禁忌

艾叶的副作用禁忌包括:

本品药性温燥,阴虚血热者慎用。

有小毒,不可过量服用。用药量一般不宜超过10g。

孕妇慎用。儿童不宜内服用。

艾叶中的挥发油可引起皮肤黏膜灼热潮红;口服对胃肠可产生刺激性,尚可引起肝细胞的代谢障碍,发生中毒性黄疸型肝炎;可使中枢神经过度兴奋,导致惊厥。一般在一次服用艾叶20~30g,即可引起中毒。


本文章由78健康网提供,转载请附带原始链接。查看:版权问题和联系方式
喜欢 (0)
跳转: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精选推荐 专题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