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药的功效与作用_没药的食用方法和禁忌

2020-08-24 16:23:48 香草和草药 4年前 (2020-08-24) 1427次浏览

没药用于胸痹心痛,胃脘疼痛,痛经经闭.产后瘀阻,癥瘕腹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。本文介绍了没药的功效与作用,以及没药的食用方法和禁忌。

没药的功效与作用_没药的食用方法和禁忌

没药的功效与作用

没药的功效与作用包括:

1、活血止血

①用于外伤出血,可用本品研末外敷。

②用于妇女崩漏下血、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月经时间过长、漏而不尽、或产后余血未尽、瘀血停留等属于瘀血所作者,皆可用本品配行气化瘀药同用,推陈致新,以奏活血止血之效。

2、消肿生肌

用于痈疽肿痛、疮溃不敛,与乳香、雄黄、麝香等同用,亦可外用,与乳香共研成末,以膏贴之。

3、散血祛瘀

①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,常与乳香、血竭、红花等同用。

②用于瘀血或兼气滞之心腹疼痛及妇女经闭、痛经、产后腹痛等证,可与红花、元胡、当归、川芎等同用。

③川于癥瘕积聚,即肝脾肿大者,可与当归、赤芍等行气化瘀药同用。

4、坠胎

没药破气破血,辛散走窜,善行十二经,妊娠宜忌。而坠胎有效。《海药本革》曰:没药”坠胎。

5、可治脚气

防止组织退化很有效果,尤其是有伤口坏疽的情况。它清凉的功能可帮助廊、皮肤溃疡与疮,还能改善流汤的伤口及龟裂的皮肤。有效对抗流汤的湿疹及香港脚。

6、功效主治

本品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,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,外科痈疽肿痛,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心腹诸痛,常与乳香相须为用。二者之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,伸筋;没药偏于散血化瘀。又近代临床用没药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。

7、现代药理学作用

本品含树脂(a及b 罕没药酸,a、b 与g没药酸,没药尼酸,a与b 罕没药酚),树胶(水解得阿拉伯糖,半乳糖和木糖),挥发油等。

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;树脂对雄兔高胆固醇血症有降血脂作用并能防止斑块形成。

8、文献记载

《药性论》:「主打瞌损,心腹血瘀,伤折矮跌,筋骨瘀痛,金刃所损,痛不可忍。」

《本草纲目》:「散血消肿,定痛生肌。」「乳香活血,没药散血,皆能止痛消肿生肌,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。」
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「乳香、没药,二药并用,为宣通脏腑,流通经络之要药,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。又善治女子行经腹疼,产后瘀血作痛,月事不能时下。其通气活血之力,又善治风寒湿痹,周身麻木,四肢不遂及一切疮疡肿疼,或其疮硬不疼。外用为粉以敷疮疡,能解毒消肿,生肌止疼。虽为开通之品,不至耗伤气血,诚良药也。」

9、配方

1、过敏性紫癜:没药、五灵脂、川芎、桃仁、香附、牛膝、秦艽、 地龙、羌活、甘草各10g,当归12g,红花5g。水煎去渣,取汁,温水送服。每日1次。

2、治痈疽疮毒、去腐生新:乳香、没药各等分。火炙,去油,制成膏,敷于患处,用药用纱布包好。。

3、治骨质增生:乳香、没药、羌活各4g,狗脊、丹参、络石藤各12g,独活、当归各8g,血竭2g。水煎去渣,取汁,温水送服。每日1次。

4、治一切心肚疼痛:没药、乳香各9g,炙穿山甲15g,木鳖子12g。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,每服3g,酒煎温服,不拘时服。

5、治经闭:没药、硇砂、芫花、干漆各15g,桂心30g,狗胆2枚,水银0.9g。将以上8味中药研成细末,以大枣肉和丸,如绿豆大。每服19丸,饭前以温醋汤送服。

没药的食用方法

没药的食用方法包括:

配乳香乳香、没药,二药并用,为宣通脏腑、流通经络之要药。没药活血散瘀,乳香行气舒筋,气血兼用,取效尤捷。

配穿山甲:没药与穿山甲,皆有活血散瘀、消肿止痛之效,因一为植物胶油,溶散迅速,一为动物虫类,行散力强,两药相伍,相得益彰。

配温酒:没药研细,温酒调服,治妇人内伤痛楚、血晕及脐腹痛者。没药活血散瘀止痛,温酒通脉祛寒止痛,一散瘀,一祛寒,邪除痛自止。

配血竭:没药与血竭,皆能人肝经,内服活血散瘀止痛,外用止血生肌疗疮,二药配合,内服外用,相须相使。

配滑石:清热消肿。没药味辛苦性平,散瘀消肿;滑石味甘淡性寒,清热渗湿。二药相伍,湿热祛,肿得消,瘀血除,热自清。

配雄黄:解毒疗疮。没药消肿生肌,雄黄燥湿解毒,二药外用,疗恶疮流脓者甚效。

配麝香: 没药与麝香,皆能行血分滞,均有活血散瘀、消肿止痛之功。然而,一为植物油胶脂,活血散瘀之性较为缓慢,一为动物分泌物,辛香走散之性迅而甚烈。二药配合,麝香速达,没药后固,相互为用。

配冰片:二者同具消肿止痛之效。但没药性味平和,长于生肌疗疮,冰片大香而凉,长于清热解毒,二药互伍,相辅相成,疗疔疮、无名肿毒甚效。

没药副作用禁忌

脾胃虚弱者慎用。

虚证无瘀者禁用。

孕妇、儿童忌用。

月经过多者慎用。

本品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性,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,可引起胸中烦闷、卧寐不安、呕吐、腹痛腹泻等;尚可导致过敏反应。


本文章由78健康网提供,转载请附带原始链接。查看:版权问题和联系方式
喜欢 (0)
跳转: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精选推荐 专题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