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茶是不是越红,就越有营养价值

2020-01-20 22:56:33 饮品 4年前 (2020-01-20) 1058次浏览

中医讲,红茶偏温,老少皆宜,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饮用,还可有效降低血糖值、高血压和预防心肌梗塞。初次喝红时,你会不会也有这种疑惑——红茶为什么是“红色”,是不是红茶越红越好,越有营养价值

红茶,英文名Black tea,属全发酵茶,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,经萎凋、揉捻(切)、发酵、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。

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,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,茶多酚减少90%以上,产生了茶黄素、茶红素等新成分。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。所以红茶具有红茶、红汤、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。

红茶是不是越红,就越有营养价值

红茶是怎么制成的

1、采摘鲜叶

采摘标准为肥壮饱满的芽头。采鲜叶的时间会因为茶叶的出产地域和品种而各不相同。在我国,一般6-7月份采制的茶,因夏季气温高,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与积累,茶叶苦涩味较重,适于做成品红茶。

2、萎调

萎调,使茶鲜叶均匀的失水,叶片柔软,韧性增加,为揉捻和提高叶细胞损伤程度创造必要的条件。

3、揉捻

揉捻,是工夫红茶塑造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。萎凋叶经揉捻后,叶细胞损伤,茶汁外溢,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,同时使叶片卷曲,体形缩小。

4、发酵

发酵是形成红色红汤,加深茶汤浓度,发展香气,使茶汤滋味醇和可口的重要环节。发酵一般要求发酵室的温度在24~28°C之间,相对湿度在98%以上。

5、干燥

初烘一般要求温度在100~110°C,以较高温度酶的活性,同时排除大量水分,时间约为20min左右;在摊凉1~2h后进行第二次干燥,一般要求温度在80°C左右,直至茶叶含水量约为6%左右。

在这些加工过程中,会形成多种色素物质,比如茶黄素和茶红素等,使茶鲜叶由原来的绿色,变成了具有“红汤红叶”的红茶。

原来红茶的“红色”是这么来的。那是不是使红茶汤色呈红色的茶黄素和茶红素越多,红茶就越红?也越有营养价值呢?

茶黄素和茶红素,实际上意义非凡,是红茶中最核心的两个物质。然而,茶黄素、茶红素、茶褐素分别为多酚类物质转化的不同阶段,而这三种物质不同的比例,决定了红茶的品质。

红茶的颜色与营养价值

茶黄素含量越高,红茶品质越好

茶黄素,色泽橙黄或橙红,具有收敛性的一类色素,是红茶“亮”的主要成分,是红茶滋味强度和鲜度的重要成分,同时也是形成茶汤的“金圈”的主要物质。其含量愈高,红茶品质愈好。

茶黄素不仅是红茶的重要品质成分,并且还具有抗氧化,防癌抗癌,预防心血管疾病,减肥降脂的作用,还能与肠道内的胆固醇结合成不溶物,排出体外,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。被称为茶叶中的“软黄金”。

茶红素却并非含量越高,红茶品质越好

茶红素,是红茶氧化产物中最多的一类物质,红茶中含量约为6%—15%。该物质为棕红色,能溶于水,水溶液为深红色,刺激性较弱,滋味甜醇。对茶汤滋味与汤色浓度起极重要的作用。因为红茶素的存在,红茶的茶汤也就呈现出我们所看到的“红色”。然而,茶红素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的,其含量过高有损品质,使茶味淡薄,汤色变暗,而含量太低,茶汤红浓不够。

茶红素,本身不仅具有抗氧化,抗衰老,抗突变,防癌防肿瘤,抗炎症,抗白血病,抗霉素,还可以预防肥胖及除臭。

茶褐素含量越高,对红茶的品质越不利

茶褐素,主要由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而成,茶褐素分子量也最大,最为稳定。是茶汤呈现“红色”的又一个原因。

从茶的汤色看,茶黄素是调色“亮”的重要成分,但在茶加工过程中茶黄素由于氧化聚合而大量减少;茶红素是红茶汤色“红”的重要成分,滋味强度的主要物质,并与茶汤的浓度有关;茶褐素是汤色暗的主要原因,当茶褐素含量达到6%~8%,汤色可呈现红褐明亮的品质特征。当茶褐素含量低于5%时,意味着发酵不足,汤色呈现红橙明亮的特征。因此,茶褐素含量增多对红茶的品质不利,含量越高茶汤越暗,茶底也会越暗褐。

茶褐素亦是目前所知红茶中最安全、生物活性最大、功效作用最显著的部分,有降血糖、降血脂、降血压、降尿酸等作用。

一般来说,红茶出厂都是茶黄素、茶红素、茶褐素三者最佳比例的时候,因此,当这个比例发生变化的时候,红茶的品质是在下降的。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,越来越严重,因为最后的产物茶褐素,是与茶汤的品质负相关的。当然了,无论是在加工过程中还是在储存过程中,还有有其他的变化,比如氨基酸的减少、有机酸的增多,这些也都会影响红茶的品质。

因此,红茶的茶汤不是越好,就代表品质越好。红茶品质不仅要求汤色要“红”,还要“亮”,口感要浓、强、鲜爽,在自然光下,茶汤与杯子的接触表面带“金圈”。


本文章由78健康网提供,转载请附带原始链接。查看:版权问题和联系方式
喜欢 (0)
跳转: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精选推荐 专题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