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_白蔻仁的用途和主治功效

2020-05-21 19:48:35 香草和草药 4年前 (2020-05-21) 1852次浏览

白蔻仁又称白豆蔻,豆蔻。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果实,白寇仁的主要功效为:理气宽中,燥寒湿,解酒毒,治胃痛腹胀、噫气反胃等症。

本文介绍了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、副作用禁忌等信息。

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_白蔻仁的用途和主治功效

白寇仁中药简介

白蔻仁又称白豆蔻,豆蔻。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果实,10一12月份果实呈黄绿色,尚未开裂时采取,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作药用。取净白豆蔻,除去杂质及果壳,取净仁,为白豆蔻仁,取净白豆蔻,除去杂质。剥取果皮,为白豆蔻皮。性味辛温。有理气宽中,燥寒湿,解酒毒之功效。可治胃痛腹胀、噫气反胃等症。

本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(Amomun kravanh Pirreex Gagmep.) 的成熟果实。主产于东柬埔寨、老挝、越南、斯里兰卡等地。我国云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亦有栽培。秋季采收,晒干生用,用时捣碎。

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名:白蔻仁
  • 英文名: White Chloe benevolence
  • 中文学名:白蔻仁
  • 别名:白豆蔻,豆蔻
  • 拉丁学名: AIpiniatonkinensisGagnep
  • 界:植物界
  • 门:草本植物
  • 科:姜科
  • 分布区域:产于泰国、越南、高棉、寮国,我国广东、广西、云南
  • 性情:辛温
  • 作用:理气宽中,燥寒湿,解酒毒
  • 禁忌:凡火郁所致之呕吐、反胃、腹痛

白蔻仁的功效与作用

理气宽中,燥寒湿,解酒毒。治胃痛腹胀、噫气反胃等症。

行气化湿

白蔻仁可用于①湿阻中焦,脾胃气滞,胸闷脘痞,食少呕吐;②脾胃不和,泄泻下痢;③外感湿温初起,湿重于热,身热不扬,胸闷不饥。

止呕

白蔻仁可用于各种呕吐,尤以证属寒者为宜。还可用于脾胃气隔,不能进食,食入即吐者。

温中散寒

白蔻仁能温中散寒,止胃寒呃逆,与丁香研末服。若以桃仁煎汤送服,则可治疗产后呃逆。

平喘

白蔻仁所含的α-萜品醇,平喘作用较强。

芳香健胃,驱风

豆蔻油很不稳定,即使储藏很好,也常易丧失其特有之香味,一般可作成芳香酊或醑剂。种子应在临用前方可磨碎,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,能促进胃液分泌,兴奋肠管蠕动,驱除肠内积气,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。

配方主治

用于湿滞中焦及脾胃气滞的脘腹胀满,不思饮食等。有化湿行气之功。常与厚朴、陈皮等同用;湿温初起,胸闷不饥,舌苔浊腻,湿邪偏重者,配滑石、薏苡仁、杏仁等,如三仁汤;若热邪偏重者,可与黄芩、滑石等同用,如黄芩滑石汤。

用于呕吐。有行气、温中、止呕作用。尤以胃寒湿阻气滞呕吐最为适宜。可单用为末服,或配藿香、半夏等药同用。小儿胃寒吐乳,可与砂仁、甘草同研细末,常掺口中。

临床用途

1.治疗萎缩性胃炎有人以清化湿热法治疗本病7例。方法: 白豆蔻、薏苡仁、滑石各20g,茯苓 15g,厚朴、半夏、藿香、佩兰各1.0g,黄连、竹叶各6g,每日1剂,水煎3次服,3个月为1个疗程。结果:显效5例,有效2例。

2.治疗胃酸过多症有人用蒲猬饮治疗本病40例。方法: 白豆蔻 15g,蒲公英、乌贼骨各12g,炒刺猬皮、甘松、枳壳、白芍、胡黄连、石斛各10g,甘草5g。胃脘痛甚者加元胡10g;呕吐者加陈皮、法半夏各10g;口渴喜饮心烦加花粉12g,炒栀子10g;腹胀、嗳气加木香8g,砂仁6g;纳少者加神曲10g,炒麦芽9g;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 10g。结果:服药2~16剂,痊愈31例,好转3例,中断治疗和无效各2例,总有效率为90%。

3.治疗虚寒痢疾方法: 白豆蔻、橘皮各100g,诃子60g,当归 50g,共研细末。瓶装备用,每次10g,大枣7枚,煎水冲服,每日2次。

4.治疗妊娠呕吐方以白豆蔻 3g,竹茹9g,大枣三枚,鲜姜20g。将生姜捣碎取汁,前三味煎取200ml过滤,冲姜汁服。

5.治疗小儿吐乳方以白豆蔻 5g,缩砂仁5g,生甘草 6g,水煎缓缓喂之。

6.治疗外感呕吐方以白豆蔻、藿香各10g,半夏、陈皮各6g,生姜5g,水煎服。

文献记载

①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:白豆蔻仁三钱。为末,酒送下。(《赤水玄珠》白豆蔻散 )

②治胃气冷,吃饭即欲得吐:白豆蔻子三枚,捣,筛,更研细,好酒一盏,微温调之,并饮三、两盏。(《随身备急方》)

③治脾胃气不和,止脾泄泻痢:白豆蔻二两(用仁,一半生一半熟),枳壳半斤(去瓤,以浆水煮软,麸炒令香止),肉桂二两(去皮),橘皮二两(去瓤,炒,切细),诃子二两(去核,半生半熟),当归二两(洗)。上六味,杵为末,每服-钱,水一中盏。姜、枣同煎至七分,稍温服。如要丸,用好枣,浆水煮,去皮核,细研,为丸如桐子大。以姜擘破,炒令黑色,入水煎汤,下十五丸。(《博济方》白豆蔻散 )

④治气膈脾胃,全不进食:白豆蔻仁、缩砂各二两,陈米一升(淘洗,略燕过,铫内炒),丁香半两(不见火)。上为细末,枣肉为丸,如小赤豆大。每服五、七十丸至百丸,米饮下。(《魏氏家藏方》太仓丸)芳香化湿药

⑤治妊娠呕吐:白豆蔻一钱,竹茹三钱,大枣三枚,鲜姜一钱。将生姜捣碎取汁,前三药煎取一茶杯(约50~60毫升)过滤,冲姜汁服。(《武汉医药卫生》(3):288,1959)

⑥治小儿吐乳胃寒者:白豆蔻仁十四个,缩砂仁十四个,生甘草二钱,炙甘草二钱,为末,常掺入儿口中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
⑦治呕吐哕:白蔻、藿香、半夏、陈皮、生姜。水煎服。(《沈氏尊生书》白豆蔻汤)

⑧治产后呃逆 :白豆蔻、丁香各半两。研细,桃仁汤服一钱,少顷再服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白寇仁别名:肉豆蔻、白豆蔻、肉果、玉果、顶头肉

味辛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

功能温中行气、涩肠止泻。用于脾胃虚寒,食少呕吐、宿食不消,久泻不止,脘腹胀痛,食少呕吐,脘腹胀痛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.5-6g;或入丸、散。

副作用禁忌

1、传统文献:《本草纲目》:无毒。

2、临床观察:无毒。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。长期服用或正常人长期泡茶饮用,也没有明显副作用。

白豆蔻比较香燥,能伤津液,对阴虚内热,津液亏损,口干咽燥的病人,不宜作常规和胃药使用,除非治胃需要,有效即止。

白豆蔻食疗禁忌

1、白豆蔻忌见火。

2、可粉碎但不可炒用,否则将失去或减弱其特有的芳香美味。

3、湿温初起,身热不扬,胸闷不饥,湿重于热者,可与杏仁、薏苡仁、滑石等配伍。

4、脾胃寒湿呕吐者,可与半夏、藿香、生姜等配伍。

性状

本品略呈圆球形,具不显著的钝三棱,直径约1.2~1.7厘米。外皮黄白色,光滑,具隆起的纵纹25~32条,一端有小突起,一端有果柄痕;两端的棱沟中常 有黄色毛茸。果皮轻脆,易纵向裂开,内含种子20~30粒,集结成团,习称"蔻球"。蔻球分为3瓣,有白色隔膜,每瓣种子7~10粒,习称"白蔻仁"或" 蔻米"。为不规则的多面体,直径3~4毫米,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,有微细的波纹,一端有圆形小凹点。质坚硬,断面白色,有油性。气芳香,味辛凉。以粒大、果皮薄而色洁白、饱满、气味浓者为佳。

食用方法

烹调用途:作调味料,可去异味,增香辛。用于配制各种卤汤及供制卤猪肉、烧鸡之用。亦为“咖喱粉”原料之一。

煎服,3~6g。入散剂为好。入汤剂宜后下。

现代药理学

本品含挥发油,其中主要成分为右旋龙脑及右旋樟脑。其药理能促进胃液分泌,增进胃肠蠕动,制止肠内异常发酵,祛除胃肠积气,故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,并能止呕。果壳水煎剂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。

果实含挥发油,其中有。α-龙脑、。α-樟脑、葎草烯及其环氧化物、1,δ-桉叶素、α-及δ-松油烯、-4-α。及β-蒎烯、时竹烯、月桂烯、桃金娘醛、松油烯-4-醇、香桧烯等。

1.抑菌作用:本品100%壳煎剂用平板挖沟法,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。本品所含的4- 松油醇对Bacillcusthuringiensis体外有抑菌作用。

2.平喘作用:本品所含的α-萜品醇,平喘作用较强,对豚鼠气管平滑肌0.05ml/kg剂量时,作用强于艾叶油。4-松油醇亦有显著的平喘作用。

3.具芳香健胃、驱风作用,豆蔻油很不稳定,即使储藏很好,也常易丧失其特有之香味,一般可作成芳香酊或醑剂。种子应在临用前方可磨碎,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,能促进胃液分泌,兴奋肠管蠕动,驱除肠内积气,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。

4.白蔻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;高于1%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均呈抑制作用

5.其他作用:其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,能增强小剂量链酶素的作用。

附药说明

豆蔻壳:为白豆蔻的果壳。性味功效与白豆蔻相似,但温性不强,力亦较弱。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脘腹痞闷,食欲不振,呕吐等。煎服,3~5g。

另有一种小豆蔻,系姜科植物小豆蔻的干燥果实,呈长卵形,两端尖,具3钝棱,长1~1.5厘米,径约1厘米,表 面乳白色至淡黄棕色。种子团3瓣,每瓣5~9粒,每粒种子长卵形或3~4面形,表面淡橙色至暗红棕色。断面白色。气芳香,味辣、微苦。产越南、斯里兰卡、 印度等地。这种豆蔻,市场上亦有作白豆蔻使用者,但品质较差。


本文章由78健康网提供,转载请附带原始链接。查看:版权问题和联系方式
喜欢 (3)
跳转: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精选推荐 专题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