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_做法和禁忌

2020-09-27 15:23:26 香草和草药 4年前 (2020-09-27) 1907次浏览

甘草的功效主要是止咳祛痰的作用,主要是用甘草酸、甘草黄铜和甘草浸泡成膏,使用可有止咳化痰的功效。甘草还可抗炎症、抗过敏的功效,能够保护发炎的咽喉气管粘膜不受伤害;甘草还具有一定的解毒的效果,灸甘草还可以用来治疗更年期症状,甘草中含有的激素可以帮助女性平衡她们体内的激素的含量,如果癌症病人长期食用灸甘草可以有效的缓解癌细胞的扩散,能够有效的缓解癌症病情。

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_做法和禁忌

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

灸甘草是利用甘草炮制加工而成,具有一定的香味,最重要的是它对人体健康的帮助很大,具有很强的功效和作用。那么,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呢?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了解。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,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。因此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可以从炙甘草汤中来分析。综合历代医家看法,认为炙甘草汤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四点:

1、阴阳并调,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,血不荣心,虚羸少气,心慌心悸,虚烦少眠,大便干涩,舌质略红少苔,脉象结代不整。

2、补阴为主的功效,清代柯琴《伤寒来苏集·伤寒附翼》指出“生地为君、麦冬为臣、炙甘草为佐,大剂以峻补真阴,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。”清代田宗汉《医寄优阴论》也认为本方是“滋阴之祖方”。

3、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,以《注解伤寒论》为代表,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,“益虚补血气而复脉”。

4、补血为主的功效,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“补血之大剂”。

现代研究,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、甘草次酸、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,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,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,抗肿瘤和止痛作用。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,润肺,解毒,调和诸药。常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动悸,脉结代,可解附子毒。

生甘草与炙甘草的区别是什么

1、甘草不但具有主治脘腹的作用,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祛痰止咳和清热解毒。处方中写甘草,生草指生甘草。为原药材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切片,生用入药者。偏于清热解毒。炙草又名炙甘草、蜜甘草、蜜炙甘草。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,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,然后入药者。偏于润肺和中。

2、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。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,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,微有光泽,切面黄色至深黄色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。炙甘草熬的汤不仅可以益气滋阴,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治疗通阳复脉的功效。另外还有明显的补脾和胃,益气复脉的作用。

炙甘草的营养价值

炙甘草主要含甘草苷、甘草酸、甘草甜素、子丁香烯氧化物、甘草萜醇、18-羟基甘草次酸、异甘草次酸、甘草香豆精、刺芒柄花素、新甘草查耳酮D、光果甘草苷元、异甘草黄酮醇等成分。

现代研究,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、甘草次酸、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,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,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,抗肿瘤和止痛作用。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,润肺,解毒,调和诸药。常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动悸,脉结代,可解附子毒。

炙甘草的做法和炮制方法

炮制方法

蜂蜜二碗倒入热锅中煮至冒泡变红,再加入温水四碗,待水沸捞去黑泡再下甘草二斤,将甘草与蜜水炒拌均匀后改文火,再炒至甘草内外皆干即成。

凡用此药欲入补剂者,均可以此法炮制。

炙甘草单用泡热水来喝,是午后提神醒脑的好饮料,不但可解决口干舌燥,且可滋润干涩的眼睛,是不错的下午茶喔!

炙甘草的做法

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,加适量沸水稀释后,加入待炮制的甘草中拌匀,闷透,置炒制容器内,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,3~5 min出锅,有条件的可置于烤房或烘箱60~C烘至不粘手时取出,放凉即可。

古代还有一个炮制炙甘草的文献,文献研究蜜制甘草早见于唐代的《千金翼方》,其上有"蜜煎甘草涂之"的记载。此外,有的文献尚载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,如:宋代的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日:"蜜炒",明代的《炮制大法》则要求"切片用蜜水拌炒",此外,明代的《先醒斋广笔迹》、清代的《成方切用》都提到了"去皮蜜炙"。

在制作的时候,多将炙甘草切成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,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,微有光泽,切面黄色至深黄色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。

炙甘草副作用禁忌

炙甘草不宜与海藻、京大戟、红大戟、甘遂、芫花同用。

炙甘草汤宜久煎2--3个小时以上的,否则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,久煎服用一般是不会有不良反应发生的,阴虚火旺的人群是禁止服用的,以免引起症状的加重,建议尽量的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为宜。


本文章由78健康网提供,转载请附带原始链接。查看:版权问题和联系方式
喜欢 (2)
跳转: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精选推荐 专题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