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鱼大肉肠道易患癌,定期检查多运动多蔬菜缓解

2020-02-01 20:27:25 疾病 4年前 (2020-02-01) 1842次浏览

新春拜年若连续每天都放纵大吃,患大肠癌的风险恐怕会大幅上升。罹患大肠癌与个人缺乏运动、肥胖以及爱吃烧烤与红肉有关,新春多运动、聚餐多蔬果少红肉、定期筛检保健康,才能肠乐过好年!

大鱼大肉肠道易患癌,定期检查多运动多蔬菜缓解

定期检查预防大肠癌

有鉴于88%大肠癌发生于50岁以上的民众,建议50岁以上至未满75岁的人,多去医院检查。

大肠癌的及早检查能够防止癌症扩散。

大肠癌的检查方式有:

一,检查粪便的隐血,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隐血,单独检查粪便,而没有隐血,是难以发现大肠癌的,因为很多大肠癌并不会引起便血,出血量很少,大便外观看起来也完全没有异常,而对于5-10ml左右的少量出血,大便隐血有很好的提示,如果大便隐血阳性,复查依然如此,就需要警惕肠癌可能了,不过,这只是筛查手段的一种。

第二,如果筛查隐血阳性,可以接受个直肠指检,直肠指检能够发现多数位于直肠的肿瘤,只是很多医生和患者都不够重视,它非常简单,也不需要打麻醉,一双无菌橡胶手套,小半瓶石蜡油足够,有研究发现,直肠指检+粪便隐血检测,能够发现80%以上的直肠癌。

第三,粪便基因检测,这是受很多人欢迎的新型检查方式,因为它无创,没有痛苦,患者只需留个大便即可,通过检测大便中的肿瘤基因,从而判断是否罹患大肠癌,有研究发现,它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%以上,所以相对粪便隐血检查,准确率更高。

第四,肠镜,是发现肠癌最有效的手段,但是可能存在一定创伤,即便你选择了粪便隐血,直肠指检,粪便基因检测,怀疑大肠癌可能,要想最终明确,还是需要肠镜检查,因为通过肠镜,不仅能肉眼直接观察,而且还可以进行肿瘤活检,从而取得病理学标本。

远离肠癌保护肠道4关键

新年假期是亲友团聚和犒赏自己的重要时刻,期间不免大鱼大肉,宅在家里看新春节目,大肠癌许多的危险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关,包含肥胖、高脂肪食物、红肉、低纤维饮食,把握以下4步骤,新春远离大肠癌:

1、多运动:肥胖的人罹患大肠癌的风险,比一般人高出1-2倍,而21-25%的大肠癌可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,平时就要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,餐后与亲朋好友相约散步,联系情感也避免肥胖上身。

2、少红肉:国际癌症机构指出,每天摄取超过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红肉(猪、羊、牛)会增加17%罹患大肠癌的风险。

3、多蔬果:每日建议食用3份蔬菜与2份水果,蔬菜1份大约是煮熟后半个饭碗的量;水果1份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。挑选当季新鲜、颜色丰富且富含纤维的蔬菜,如:花椰菜、杏鲍菇、洋葱、甜椒等。

4、要筛检:大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民众,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率也会随着攀升。而研究已证实定期每2年接受1次粪便潜血检查,可有效降低大肠癌死亡率2成至3成。

大肠癌会传染吗

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,大肠癌是不会发生传染的,该疾病不具有传染性。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、大肠慢性炎症、大肠腺瘤、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:血吸虫病、盆腔放射、环境因素(如土壤中缺钼)、吸烟等有关。

大肠癌早期无症状,或症状不明显,仅感不适、消化不良、大便潜血等。随着癌肿发展,症状逐渐出现,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、腹痛、便血、腹部包块、肠梗阻等,伴或不伴贫血、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。肿瘤因转移、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。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。

大肠癌的风险因素

1. 不良生活习惯

  • 进食过量含饱和脂肪的食物
  • 食物纤维摄取量不足
  • 经常进食烧烤食物或加工肉类
  • 吸烟
  • 酗酒
  • 缺乏运动

2. .病史

  • 患有大肠瘜肉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人士

3. 家族病史

  • 近亲曾患大肠癌或遗传性瘜肉症侯群

预防大肠癌的生活习惯

1. 高纤维素饮食

  • 日常饮食中可从谷物类( 如全麦面包) 、蔬菜类、水果类、豆类中摄取纤维素。
  • 多进食不同种类的蔬果,以便吸收不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,尤其是抗氧化物,对预防大肠癌有一定的帮助

2. 避免高脂肪饮食

  • 应避免高脂肪饮食,尤其是饱和脂肪,例如:动物脂肪、椰子油和棕榈油。
  • 适量进食肉类,避免过量进食红肉,成人每天进食的肉、鱼、蛋及代替品以5-6両为足够。
  • 减少进食经加工腌制的肉类,如香肠、腊肉等
  • 预备肉食时,应切去肥肉及去皮。
  • 选择健康的烹调方法,如清蒸、白灼、焗、煮和炖等。
  • 选择食油应以饱和脂肪含量较少的植物油,如花生油、粟米油、芥花籽油或橄榄油,每天烹饪用油量约二汤匙。

3. 不吸烟、不酗酒

4. 建立运动的习惯

  • 运动能帮助及刺激大肠蠕动,促进排便,降低患大肠癌的机会。适量运动便能帮助消耗多余脂肪,亦有助保持理想体重。每天应有30 分钟的运动时间,如步行、游泳、跑步和打球等。但须量力而为,循序渐进,遵从运动安全守则。

本文章由78健康网提供,转载请附带原始链接。查看:版权问题和联系方式
喜欢 (0)
跳转: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精选推荐 专题排行